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75篇
  免费   8506篇
  国内免费   2332篇
电工技术   3383篇
技术理论   6篇
综合类   3716篇
化学工业   16649篇
金属工艺   3998篇
机械仪表   5779篇
建筑科学   15859篇
矿业工程   2529篇
能源动力   2734篇
轻工业   8284篇
水利工程   2401篇
石油天然气   2256篇
武器工业   390篇
无线电   6864篇
一般工业技术   8232篇
冶金工业   3993篇
原子能技术   789篇
自动化技术   14351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1255篇
  2022年   2419篇
  2021年   4488篇
  2020年   2513篇
  2019年   2306篇
  2018年   2483篇
  2017年   3087篇
  2016年   4735篇
  2015年   5181篇
  2014年   6485篇
  2013年   6383篇
  2012年   5396篇
  2011年   5308篇
  2010年   4109篇
  2009年   4348篇
  2008年   3969篇
  2007年   5578篇
  2006年   5718篇
  2005年   5044篇
  2004年   3714篇
  2003年   3537篇
  2002年   2793篇
  2001年   1997篇
  2000年   1882篇
  1999年   1414篇
  1998年   1031篇
  1997年   793篇
  1996年   691篇
  1995年   561篇
  1994年   485篇
  1993年   342篇
  1992年   281篇
  1991年   232篇
  1990年   213篇
  1989年   170篇
  1988年   115篇
  1987年   96篇
  1986年   94篇
  1985年   108篇
  1984年   113篇
  1983年   69篇
  1982年   55篇
  1981年   48篇
  1980年   58篇
  1979年   22篇
  1966年   26篇
  1964年   34篇
  1962年   64篇
  1955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32.
33.
海胆酮是一种酮式类胡萝卜素,主要从海胆及藻类等海洋生物中提取。本文研究海胆酮对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抑制作用,应用酶动力学、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海胆酮对AChE的抑制机理,并用淀粉样β蛋白片段25~35(amyloid beta-peptide 25-35,Aβ25-35)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研究海胆酮对AD细胞模型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海胆酮有很强的AChE抑制活性,其半抑制质量浓度为(16.29±0.97)μg/mL,抑制常数Ki为3.82 μg/mL,表现为竞争性抑制;海胆酮可诱导AChE二级结构改变,更容易与AChE活性中心氨基酸Ser200、His440、Trp84和Tyr121结合,阻碍底物碘代硫代乙酰胆碱(acetylthiocholine iodide,ATCI)与酶结合,从而引起酶活力降低。海胆酮能有效抑制Aβ25-35诱导PC12细胞的AChE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减轻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本研究基于AChE和氧化应激阐明了海胆酮对AD的潜在作用机制,为海胆酮在功能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34.
影响稀土灼烧工艺的因素十分复杂,关系产品质量稳定及能耗,现行工艺存在优化空间。通过剖析灼烧窑中温度和湿度分布状况,运用κ-ε双方程湍流模型、流体传热、多孔介质传热等理论,按特定组分运输模式,建立灼烧过程质量、动量和能量耦合传递数学模型。设置不同边界导入Fluent环境对数学模型进行仿真试验,完成数据处理实现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准确反映灼烧窑中温湿度场分布及变化,且最终仿真结果与实际灼烧后的产品湿度含量相符合。  相似文献   
35.
陆晨芳  陆江  龙忠海  丁中华 《机械制造》2020,58(1):54-56,60
以智能制造主要技术元素为切入点,设计了教学型智能制造生产线。介绍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制造执行系统、立体仓储单元、工业机器人、数控加工设备、激光打标设备、视觉检测设备、自动装配设备、物料传输设备等教学型智能制造生产线的组成结构,分析了工作流程。这一教学型智能制造生产线具有良好的柔性,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增减工作单元、调整零件类型、定制商标等,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One specific class of non-linear evolution equations, known as the Tzitzéica-type equations, has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from a group of researchers involved in non-linear science. In this article, new exact solutions of the Tzitzéica-type equations arising in non-linear optics, including the Tzitzéica, Dodd–Bullough–Mikhailov and Tzitzéica–Dodd–Bullough equations, are obtained using the expa function method. The integration technique actually suggests a useful and reliable method to extract new exact solutions of a wide range of non-linear evolution equations.  相似文献   
37.
38.
通过河南省渑池地区含锂铝土矿(岩)层工艺矿物学分析,查明铝土矿的物质组成、嵌布特征、伴生锂分布特征和赋存状态,为矿产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该铝土矿Al2O3含量为54.8%,铝硅比值(A/S)为2.6,铝土矿层和粘土岩层中Li2O含量均高于伴生锂边界品位,粘土岩中锂更为富集;矿物组成除一水硬铝石之外,主要是以集合体形态产出的粘土矿物。采用稀酸解析、选矿测试和电子探针分析锂的赋存状态,查明矿石中锂主要是以类质同象置换形式赋存在伊利石和高岭石等粘土矿物中;选矿富锂尾矿中Li2O可富集到0.57%左右,是锂综合回收利用的重点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39.
王彦君 《矿冶》2020,29(4):23-28
通过对紫金山东南矿段铜钼(金)矿床地质矿化特征分析,指出铜钼矿化带主要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的内外接触带,处于似斑状花岗闪长斑岩的上部,金矿化带赋存在表生氧化带的英安玢岩、隐爆角砾岩中。经过对矿石的组构特征、矿物生成顺序等特征分析,将矿床的成矿演化过程分为斑岩热液期、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期、表生氧化期三个主要矿化期次,进一步将斑岩热液期分为黑云母-钾长石化阶段、石英-绢云母化阶段、碳酸盐化阶段三个阶段;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期分为地开石化阶段、明矾石化阶段、硅化阶段三个阶段。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矿床成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0.
ABSTRACT

The digital age of the future is ‘not out there to be discovered’, but it needs to be ‘designed’. The design challenge has to address questions about how we want to live, work, and learn (as individuals and as communities) and what we value and appreciate, e.g.: reflecting on quality of life and creating inclusive societies. An overriding design trade-off for the digital age is whether new developments will increase the digital divide or will create more inclusive societies. Sustaining inclusive societies means allowing people of all ages and all abilities to exploit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personally meaningful activities. Meta-design fosters the design of socio-technical environments that end-user developers can modify and evolve at use time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favour their inclusion in the societ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ree case studies in the domain of assistive technologies in which end users themselves cannot act as end-user developers, but someone else (e.g.: a caregiver or a clinician) must accept this role requiring multi-tiered architectures. The design trade-offs and requirements for meta-design identifi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case studies and other researchers’ projects are described to inform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socio-technical environments focused on social inclu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